家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伽師縣拉依力克村的吐爾遜·沙吾提和妻子艾米地古麗·胡吉一大早打理完自家的兩座拱棚后,便來到村頭的伽師縣新梅產業園開始一天的務工。
吐爾遜·沙吾提現如今家中多半的收入來自這個新梅產業園。去年伊始,伽師縣與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依托當地新梅產業優勢,打造出以新梅為主的集交易、分揀、保鮮、冷藏、包裝、物流、研發和培訓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特色產業園區。吐爾遜在產業園里負責冷藏保鮮庫的日常管理,而妻子艾米地古麗是包裝車間流水線上的一名工人。
如今,像吐爾遜夫妻倆這樣在該產業園務工的農民有近1000名。夏天鮮杏大量上市的時節,吐爾遜和他的同伴們每天忙著將鮮杏分揀、包裝、冷藏后銷往各地。“現在還不算太忙,趁著小麥已收割完畢,我每天還能早晚回家打理我那兩拱棚瓜,等到新梅成熟時我們這里會更忙些,好在那時拱棚里的瓜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吐爾遜把一年的時間安排順當,不錯過任何掙錢的好時機。
一個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讓這么多村民不誤農時地加入產業工人的大軍,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對當地來說確實是一件大好事。
“為了讓新梅產業行穩致遠,真正成為群眾穩定增收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支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產業鏈是關鍵。”縣委副書記王永把目光放得更遠。
這個占地365畝、投資3.8億元的產業園于2021年建成,經過兩年的擴建,已成為一個集技術科研、種植示范、冷藏物流、精深加工、品牌銷售、生態旅游等六個功能區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年分級包裝、加工新梅1.7萬噸,銷售額3.12億元。在一批行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產業園后,新鮮的新梅在園區恒溫車間里完成自動化篩選、包裝等環節,8小時到12小時后就可經物流運輸通道銷往全國各地。那些品相不是太好的鮮果則被加工成新梅產品,經過統一包裝后成為了伽師新梅產業鏈上重要的盈利點。
吐爾遜·沙吾提所在的英買里鄉是伽師縣新梅主產區。利用這一特色優勢產業,該鄉由曾經的深度貧困鄉一躍成為了鄉村振興示范鄉,引領帶動全縣新梅產業逐步做大做強,打開了產業振興的財富之門。目前,全縣種植新梅45萬畝,掛果面積23萬畝,面積占全國的40%,產量占到60%,是全國最大的優質新梅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
據了解,不單單是新梅產業園,伽師瓜種植基地、大棚蔬菜培育中心、設施農業產業園、特色種養合作社、休閑觀光等一大批特色現代農業園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并不斷發展壯大。
王永表示,現代農業產業園采用“基地+農戶+企業”的方式,從精選苗木到指導農戶科學管理、從水肥數控到加工冷鏈再到物流銷售,引導科學種植提質增效的同時還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延長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為伽師的農業產業振興插上了打造品牌、拓展銷路、帶動就業的翅膀。